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蔡若莲2日表示,“内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计划”(简称“文凭试收生计划”)自2012/2013学年推出至今,共有超过4.2万名香港学生通过该计划报考内地高校。
由国家教育部和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合办的“2024/2025学年内地高等教育展”当日起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为有意赴内地升学的学生介绍文凭试收生计划的安排及相关升学信息。
蔡若莲在教育展上致辞时表示,文凭试收生计划多年来取得良好成果,参与该计划的都是国内优秀的高校。她鼓励学生把握机会,通过该计划报读心仪的内地院校及课程,拓宽视野,在追求学问的同时深入了解国家发展大局,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下的无限机遇。
据介绍,参与2024/2025学年文凭试收生计划的内地高校共138所,提供的课程各具特色。这些内地高校将通过一连两天的教育展,介绍其院校、学科资讯、招生要求及名额等。该教育展于线上线下同时举行,其中约130所高校在会展中心现场设置摊位。
在香港土生土长的高中生郭同学表示,希望将来到内地升学修读商科,借此加深对内地情况的了解,他相信这有助于日后的事业发展。
高中生王同学专程从新界屯门的家跑到港岛参观展览,她表示,看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因此打算报读大湾区内地城市的院校,位于广州的中山大学是她的心仪学府,希望毕业后留在当地就业。
除了展览,主办方还安排多场分享会,包括由内地院校代表介绍课程特色、内地毕业的香港学生分享升学经历,以及由教育界和商界代表提供就业前景分析等。(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曹子健】
.良渚,美丽的水中之洲。
良渚之光,贯穿古今,闪耀未来。
两次到良渚调研,七次就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让良渚焕发时代光彩,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以“良渚”之名,迎接一场文明对话。
对话良渚,遇见扎根泥土,希望破解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难题的考古青年高海彦。芬芳的泥土,是她的世界,也是她的四季。她说,快节奏的生活里大家都在往前赶路,想知道要去哪里,而他们的工作就是往回追溯,想要探寻我们是从何处来。
对话良渚,遇见以彩为匙,打开沉淀五千年色彩灵感宝藏的博物馆工作人员王加点。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也是多彩的。寻找“良渚色”是王加点们为良渚写下的最浪漫的诗。她说,五千年前的良渚人跟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蓝的天、绿的树、红的花,稻子到丰收的时候是金黄色的,多么美的色彩。
对话良渚,遇见致力互鉴,将良渚故事讲得具象、丰满与充实的双语讲解员麦安琪。了解和沟通,往往是从倾听开始的。在良渚,细心聆听它的声音同样是最好的开始。她说,其实讲出来,大家慢慢地就会懂,有时恰恰通过不同显示了我们是多么相似。
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
对话良渚,他们说,需要有一个这样的平台,来共同研究中国、研究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我们各自文明的贡献。
文明对话,对话什么?
它是心灵的沟通,眼界的开阔,共识的增进。
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听见世界,听见自己。
同在一片星空下,给岁月以文明,让世界更美好。
(中国蓝新闻记者 周新科 蒋铼 姜周轶 袁非焱 徐蘅芳 付琳 王文炳 龚奇 姜伟 余杭台)